高中物理之所以难,在于初中物理太简单,初三稍有难度的电学,和高一物理没有关联性,反而最具关联性的力与运动,并没有考察和锻炼相应的理科思维,具有明显的陡坡效应。
初中学好语文和英语,高中不会太差,如果不依靠培训初中能学好数学,高中同样也能学好,至于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则不管初中学习如何,高中只要愿意投入,至少在高一阶段难度有限。
但物理和化学难度却是冰火两重天,很多初中学霸,进入高中往往这两门学科突然跟不上,同样也有学生在这两门学科成绩提升,体现很强的理科思维能力。
以前的物理力与运动是考察学习重点,往往放置在最先学习,然后声现象章节同样重点利用声音速度考察计算,而现在物理对于力学部分的推理和计算,明显淡化。
在没有学习匀速运动情况下,以及较为浅显的受力分析时,高一的力与运动就会具备较大难度,使得很多习惯于概念理解的学生,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应。
而初中的化学不是简单,而是对于理科思维好的学生更不友好,无从发力,作为理科学科,考察重点同样并不是计算推理,但与物理不同的是,物理是不具备区分度,但优生不会差,而化学很容易出现反向区分度,即理科思维好的学生,反而容易考不过死记硬背的学生。
比如最容易扣分的实验论述,理科思维是先理解再阐述,很容易就会出现答案不是最标准,而硬背的学生反而更容易得分。
初中物理好,高中不一定好,但高中物理好,初中同样好,但化学则是初中成绩好,高中固然有可能不好,但初中化学不好,高中同样有可能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