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高一新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我省新高考改革政策,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沈阳市教育局特邀沈阳市第二十中学校长王颖从校长的视角为家长和同学们解答最关心的几大热点问题。
新高考有什么变化?
“新高考新在哪?”这是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3+1+2”模式只是表象,本质上反映的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及其培养模式要求的变化。
一是新高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更能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二是新高考不分文理、选课走班、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更注重考查综合素质。三是学生的选择多了、机会多了,学校发展的空间也更大了,更多倾向个体发展。四是新高考不仅向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倾斜,更为品学兼优、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入学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更加关注教育公平。
学校做了哪些变化?
硬件
硬件方面,盘活全校教育教学资源,合理设置选修教室和学生社团活动场地,为学生自主选修,发现和培养个性爱好与特长提供物质基础。
人力
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转型,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师逐渐掌握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的能力,及时补充、调配师资,满足学生选课要求。
生涯规划指导
新生入学开始,我校聘请专家带来的专业团队为学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学科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学科指导,开设初高中引桥课程,对新生进行系统的高中学法指导,在此基础上,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学校为学生选科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校内赋分摸底测试的方式,公布每名同学首选物理情形下六种组合的每种组合排位和首选历史的情形下六种组合的每种组合的排位,作为学生选科的重要参考。每位教师都从自身的学科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选科建议。
新高一该如何选科?
科学合理地确定选考科目主要是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第一,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第二,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第三,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所以说,选科是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那么,以上因素中哪个因素应该优先考虑恐怕难以明确,我个人认为应该首先考虑兴趣。没有学科兴趣难以提高成绩,没有职业兴趣恐怕也难以取得成就,更谈不上人生成功和社会贡献了。
能否更改选科?
根据规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所以从政策层面上看,学生选科后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虽然政策允许,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要对调整采取审慎态度。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随意更换学科,势必会对新学科学习产生不利,甚至会直接导致成绩下滑。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