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向的“努力”才叫努力,无方向的努力叫做无用功!
只要上过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班上总有一些个埋头苦学的同学,可是不管怎么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是笨也不是傻,
而是学习效率低。
换句话说,这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做了很多无用功。
为什么会做无用功呢?
因为没有目标和方向。
跟无头苍蝇一样在学习的道路上乱转,转了一圈发现还在原地,甚至还偏离了“正道”。
什么是目标和方向?
把课程内容里面那些不会的、不懂的、不明白的、不理解的、比较薄弱的知识掌握就是目标和方向。
先去熟悉相关概念、定义或者公式;再去看例题,看这些都是如何运用的;最后认真的通过练习巩固,一段时间后再回过头来复习一遍。这是一个章节学习的闭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怎么找到这些方向和目标呢?
课后的归纳和梳理,
考后的反思与总结。
每堂课,都有可能遇到那些搞不明白的东西,这是小问题,很多人选择忽视它们。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这样不明白的东西越来越多,长时间后就暴露出巨大的问题,直观表象就是成绩不好。
小问题不解决,积少成多终成大问题,积重难返,学习变得痛苦不堪,甚至开始厌学。
解决一个个的小问题是解决大问题的前提,而每节课都归纳和梳理则是为了找到这些小问题。找到了才有学习的方向、努力的目标——解决它们!
同样的,每次考试完以后,也要去反思和总结——自己哪些知识板块比较薄弱,哪些知识板块学得还可以,考试中有没有因为马虎、大意、不严谨而导致的丢分等等。
总结完以后同样也就找到了方向和目标。针对这些方向和目标去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如同砌房子,砌墙的时候要时不时校正方向,避免砌歪了。高楼大厦也是从一砖一瓦逐步建起来的,同样的,好成绩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的更多、更快、更轻松,这就是学习效率!
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差距由来不是智商差距,而是方法差距、效率差距!
没有方向的识记、背诵、刷题、练题只是“无用”的努力。
知道方向、明确目标、制定计划、不懈努力才是“有效”的学习!